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非线性Dirichlet边值问题的两正解存在性

    程建纲

    基于Leray Schauder度理论和上下解方法讨论非线性边值问题 y″ +f( y) =0 ,y( 0 )=0 ,y( 1) =b>0的正解存在性 ,其中 f是局部Lipschitz连续函数 f( 0 )≥ 0 ,并且可以是变号函数 .主要结论是 :如果 f在 +∞满足一个超线性增长条件 ,并且存在满足条件 β( 1)>0的非负上解 β ,则存在正数B使得此边值问题当b <B时 ,至少存在两个正解 ;当b=B时 ,至少存在一个正解 ;当b>B时 ,不存在正解

    2001年02期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经济模型的同构变换和条件转化的研究

    赵松山,白雪梅

    首先是对投入产出模型、差分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对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同构变换研究 ;其次是对AD模型对于ECM模型以及线性规划模型对于动态规划模型的同构变换研究 ;最后是对AR(P)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对于ARMA( p ,q)模型以及移动平均模型对于指数平滑模型的条件转化研究

    2001年02期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组合KdV-mKdV方程的函数变换和精确解析解

    闫振亚

    利用新的函数变换 ,得到了组合KdV mKdV方程ut+2αuux+3βu2 ux+γuxxx=0的若干精确解析解 ,其中包含钟状孤波解、扭状孤波解 ,新的钟状和扭状组合型的孤波解以及周期波解 .此外 ,也得到了其他类型非线性波方程的解 .

    2001年02期 95-9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进行薄膜材料断裂问题研究

    王怀文,亢一澜,富东慧

    将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应用于薄膜材料断裂问题研究 ,测量了薄膜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参数及裂纹尖端区域位移场 ,通过裂纹尖端区域位移场确定了应力强度因子(SIF) ,从而在技术上解决了薄膜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测试的困难 .工作表明 ,此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薄膜等小尺寸材料的实验应力分析及断裂行为 .

    2001年02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半无限长浅窄航道中船舶变速航行的有限元计算

    韩明岚,李宝元

    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船舶进入半无限长浅窄航道的数学模型 .由于船在狭航道中航行 ,研究的水的运动是一个变边界问题 ,采用浅水模型 ,半连船非惯性坐标系来计算变边界问题 ,让网格的变化来适应船的移动 ,开边界处使用辐射边界条件 .本文从非守恒型动量方程、二维浅水波动方程、连续性方程出发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船舶进入狭航道的水动力学过程 ;还研究了船和水体的相互作用 ,描述了自由水面波动、船底部的压力等重要物理量在船行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船进入狭航道时的水面波高图、压力图

    2001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Lie代数方法对SO2分子振动激发态的研究

    潘陆宁,丁世良,姚静

    利用Lie代数方法研究了SO2 分子的振动激发态能谱 ,拟合 30条光谱能级得到的RMS误差是 1 66cm- 1.结果表明 ,所得到的分子Hamiltonian的代数展开式可以很好地再现实验能级 ,它预测了SO2 分子振动总量子数达 10的全部振动能级

    2001年02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邹旭华,齐世学,刘雪梅,于文娟,安立敦

    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玻璃片和玻璃纤维两种基体上制备了多孔TiO2 薄膜 .对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TiO2 镀层层数的增加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增强 ;且相同条件下 ,以玻璃纤维为基体的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以玻璃片为基体的薄膜的活性 .

    2001年02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电极作为内导的PVC膜苯海索离子电极研制

    刘永明,李桂芝

    以玻璃电极为内参比电极直接涂覆活性材料研制成功PVC膜盐酸苯海索离子选择性电极 ,盐酸苯海索含量在 10 - 5~ 10 - 2 mol/L时电极有能斯特响应 ,电极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用校准曲线法测得药片中盐酸苯海索含量为每片 1.730mg(n =5) ,相对标准偏差为 4 .0 % .并以苯海索电极为指示电极 ,四苯硼钠电位滴定法对同一样品进行了测定 ,得到了一致的分析结果 .

    2001年02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幼龄皱纹盘鲍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周雪莹,崔龙波,陆瑶华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 4 5日龄皱纹盘鲍的消化系统 .消化道粘膜上皮呈扁平状、立方状或柱状 .食道可区分为 3段 ,食道侧囊有 3种细胞成分 .嗉囊比胃小 .肠有 5种细胞成分 .唾液腺由粘液细胞和纤毛细胞组成 .消化腺由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组成

    2001年02期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

    吴江涛,刘珂

    用昆明种小鼠进行碳粒廓清实验 ,观察烟台从加拿大引种的紫锥菊的氯仿提取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该提取物在 0 .0 2 5,0 .2 5,2 .5,和 2 2 μg/g四种剂量时 ,对正常昆明种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都没有显著影响 ;在 0 .0 2 5μg/ g剂量时 ,对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的昆明种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有显著影响 ,可使该种小鼠下降了的碳粒廓清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种作用与 10mg/g剂量的黄芪注射液的作用相当 ;但在 0 .2 5和 2 .5μg/ g剂量时 ,对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的昆明种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说明该引种的紫锥菊有可能成为我国的一种新的药用植物资源 ,其氯仿提取物有可能被开发成一种免疫恢复剂

    2001年02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反应器光能无机营养培养海带配子体细胞(英文)

    王克明,Jams Hubber,庄树宏,陈礼学

    对从褐色巨藻_海带配子体获取的丝状体细胞 ,以海水为培养基 ,以空气中的CO2 为碳源 ,于 15℃下采用 2 .6L光照搅拌式生物反应器进行光能无机营养培养试验。采用莫诺德模型描述光饱和生长 .表观半饱和常数 (K0 )为 2 3μE/ (m2 ·s) ,最大比生长速率为 0 .15d- 1.在接种细胞密度恒定为 50mg/L ,通气量为 1.1L·L- 1·min- 1,搅拌速度为 2 50r/min的条件下 ,当光强从 18μE/ (m2 ·s)增加到 2 2 8μE/ (m2 ·s)时 ,经 2 6d培养生物量从 630mg/L增加到 890mg/L .

    2001年02期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切削力理论计算公式局限性的探讨

    王浩青

    切削力理论公式的计算值往往与实测值相差较大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导出了变形系数 ξ ,摩擦角 β与切削要素ap,f ,V之间的函数公式 ,阐明了经验公式与理论公式之间差别原因 ,分析了理论公式的局限性

    2001年02期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1-萘酚-5-磺酸的合成

    许文友,任虹,邹旭华

    以精萘为原料 ,通过萘与发烟硫酸的磺化反应合成 1,5 萘二磺酸钠 ,通过 1,5 萘二磺酸钠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合成 1 萘酚 5 磺酸 ,合成总收率为 4 9.2 % .

    2001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框架格构复合剪力墙双重抗震结构体系

    傅秀岱,严宁川

    在研究新型格构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 ,框架格构复合剪力墙双重抗震结构体系 .并提出新型结构体系的新设计方法 ,在结构设计中 ,主动控制结构破坏耗能机制 ,让非承重的次结构抗剪 ,耗能以及裂后的摩擦阻尼作用 ,达到减震和保护承重主结构的目的 ,震后便于修复

    2001年02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