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一类奇异半线性椭圆型问题解的存在性的注记(英文)

    张志军;

    证明了若线性椭圆型问题-Δu=k(x),u>0,x∈Ω,u|Ω=0存在解v∈C2+α(Ω)∩C(-Ω),则半线性椭圆型问题-Δu=k(x)g(u),u>0,x∈Ω,u|Ω=0存在解u∈C2+α(Ω)∩C(-Ω).这里,Ω是RN中的有界光滑区域,k∈Cα(Ω)非负、非平凡,g∈C1((0,∞),(0,∞)),g在(0,∞)有上界且lims→0+g(s)=∞.

    2006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类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混合初边值问题的局部C1

    于立新;郭宜明;

    针对系数和右端项含有未知数x,右端含有已知函数的微分项,且具有零特征的一类形式更广泛的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混合初边值问题,对其相应的线性混合初边值问题的局部C1解得到了三个基本估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迭代法,得到了该混合初边值问题局部C1解的存在唯一性.

    2006年01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LW方程的一个新的守恒差分格式

    廖毕丰;邵喜高;王廷春;

    以RLW方程的一个新的守恒差分格式对正则长波(RLW)方程的初边值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新的三层差分格式.该格式很好地模拟了RLW方程初边值问题的能量守恒关系,且是稳定的和收敛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格式精度明显好于正则长波方程一个新的差分方法中的格式,特别取适当参数时,精度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因此是一个实用而可靠的数值算法.

    2006年01期 12-1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Sobolev方程H1-Galerkin混合有限元全离散分析

    原华丽;

    讨论了Sobolev方程初边值问题全离散化的H1-Galerk in混合有限元解的误差估计.在处理解的误差估计时,通常采用Galerk in-有限元法或混合有限元法,本文采用H1-Galer-k in混合有限元法,给出了Sobolev方程初边值问题的H1-Galerk in混合有限元法全离散数值格式,得到了关于未知函数及其伴随向量函数H1-Galerk in混合有限元解与真解的H1模最优阶误差估计.

    2006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荧光光谱法研究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廖卫平;司芝坤;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槲皮素(Quercetin,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 lbum in,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水溶液中槲皮素与蛋白质牢固结合,其结合常数KB=1.12×106L/mol.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QCT)间距离r=3.6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317,并根据热力学参数推测了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力类型.

    2006年01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银离子处理微藻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张建民;韩晓弟;刘新宁;朱启忠;

    将塔胞藻培养在加入不同浓度的AgNO3(0,0.05,0.10,0.15,0.20,0.25,0.30 mg.L-1)培养液中,探讨银离子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在前2轮培养(9 d/轮)中,随着培养基中银离子浓度的升高,微藻的生长繁殖明显受抑制,且细胞中的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培养到第3、4轮时,各种数值接近正常,表明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2006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干旱胁迫对沙棘抗氧化酶的影响

    李丽霞;赵吉强;韩蕊莲;

    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沙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同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SOD活性能高于正常水平,P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大幅上升,重度干旱下二者均能在胁迫初期缓慢上升,表明干旱胁迫时沙棘酶促防御系统活性高,能有效清除体内活性氧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沙棘幼叶SOD同工酶谱带有五条,轻度及中度胁迫下SODⅢ、SODⅣ两区带酶活力明显增加,但胁迫未导致新的谱带产生.

    2006年01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含水量大米储藏效果研究

    潘巨忠;曹鹏;薛旭初;李喜宏;陈丽;

    以小站稻大米越选3#为试材,不同含水量的大米为研究对象,对大米储藏过程中的脂肪酸、总酸、还原糖、粘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游离脂肪酸、总酸、还原糖、粘度等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与大米初始含水量呈正相关;脂肪酸、总酸和还原糖与储藏时间正相关,粘度与储藏时间负相关.初始含水量低有利于大米保鲜;常规条件下长期储藏,以14.0%以下为宜.

    2006年0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远距离激光大气通信

    刘淑娥;李大社;徐国范;周维华;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运动载体的远距离激光大气通信系统,旨在满足在中等大气能见度下,通信距离不低于20 km.首先介绍了发射机、接收机的组成及工作流程,然后对本系统中遇到的关键技术(ATP技术、隔振技术、大气湍流的克服技术)和解决方法作了详细陈述.经过外场实验测试,本系统除大雾情况之外,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2006年01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Web的协同商品设计零部件资源应用系统研究

    王燕涛;朱彬;邢毅飞;陈义保;

    提出了一种基于W eb的协同商品设计零部件资源应用方法.在对协同商品设计零部件资源应用系统与传统供应链系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零部件资源的三种应用模式:在线采购模式、在线询价模式和在线委托模式,并应用UML分析了零部件资源的应用协作视图.最后,给出了该应用系统实现过程中用到的几项关键技术.

    2006年01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多级加荷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应用的探讨

    张军舰;左红伟;徐永;

    通过单样CU三轴试验和多样CU三轴试验、分析,探讨了控制屈服应变和固结排水时间对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多级加荷试验,第一级控制应变应相对较大,第二级控制应变应稍大,第三级应变应稍小;同时初步得出多级加荷试验下第一级固结度对抗剪强度影响较大的结论.

    2006年01期 58-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固化降温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参数的影响分析

    潘奠华;胡明勇;

    给出了药柱在固化降温过程中的热传导和热应力分析的基本方程,且应用有限元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在固化冷却过程中的三维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得出了药柱危险点的位置.然后模拟了推进剂参数对危险点的应力应变值的灵敏度.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2006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辅助控制横道图

    刘津明;

    将传统的横道图与网络计划技术相结合,并开发了一种新功能,使其不仅能做进度计划,还可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进度控制”,使计划进度根据三种不同的客观情况随时进行变更.该文还将施工过程中工程实际成本消耗引入横道图中,可清楚地显示出“完成了多少活,花了多少钱”,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清晰、方便.

    2006年01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合成工艺的改进

    姚建文;

    通过改进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的合成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以价廉易得的农药多菌灵为原料,经氯磺化、铁粉还原、碱催化条件下硫醚化合成了阿苯达唑,并对氯磺化、还原和硫醚化工艺进行改进.产品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50.7%提高到60.4%,新工艺反应步骤简便、生产成本低,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2006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