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2014年04期 v.27;No.9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烟台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药学、材料学、建筑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研究报告,并设有研究简报和应用技术栏目。本刊为季刊,1月、4月、7月、10月中旬出版。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科硏院所的科硏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投稿。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顶:
2014年04期 v.27;No.99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本贤;朱用文;李晶;
给出了正则(n,m)-半群,逆(n,m)-半群,纯正(n,m)-半群的定义,并讨论了其基本性质,建立了(n,n-1)-半群上的Green定理,分别给出了(n,n-1)-半群是逆(n,n-1)-半群,纯正(n,n-1)-半群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4年04期 v.27;No.99 23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跃生;王广富;徐保根;
讨论了非连通图2C4m∪G的优美性,给出了非连通图2C4m∪G是优美图的一个充分条件.
2014年04期 v.27;No.99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逯光辉;周疆;
证明了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Mρ以及由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Mρ和RBMO(μ)函数生成的交换子Mρb的有界性.在M的核函数满足较强的Hrmander条件下,不仅证明了Mρ从广义Morrey空间Lp,φ(μ)到广义Morrey空间Lp,φ(μ)有界,而且也证明了Mρb从广义Morrey空间Lp,φ(μ)到广义Morrey空间Lp,φ(μ)有界.
2014年04期 v.27;No.99 244-24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尹建东;叶飞;
首先引进了两点伪轨跟踪性质,然后研究了一个具有两点伪轨跟踪性质的系统的复杂性,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
2014年04期 v.27;No.99 249-251+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翠平;李文佐;
采用考虑了旋轨耦合的从头算方法计算研究了C3H7Br的光解.计算了C3H7Br分子的若干电子态的垂直激发能.用MS-CASPT2/CASSI-SO方法计算了C3H7Br分子C—Br解离的势能曲线.根据计算结果清晰地指认了C3H7Br分子的解离通道:C3H7+Br(2P3/2)和C3H7+Br*(2P1/2).
2014年04期 v.27;No.99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辉;晋刚;
N体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暗物质晕具有几乎普适的密度轮廓,比如NFW轮廓、Moore轮廓和Einasto轮廓等,而速度各向异性和密度轮廓的对数斜率近似成线性关系.同样有证据显示赝相空间密度ρ/σ3与半径r成幂律关系.本文从金斯方程的角度出发通过自洽性研究考察了这几种常用密度轮廓的鲁棒性问题.数值计算和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密度轮廓并不具有鲁棒性,进而可以推测暗物质晕的这一数值特性缺乏真正的普适性.
2014年04期 v.27;No.99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成凯;宋真玉;梁荣才;孙考祥;王爱萍;
采用乳化分散-超声法制备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IB-SLN),对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等进行体外评价,并考察IB-SLN经皮给药后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制备的IB-SLN的平均粒径为(100±20)nm,zeta电位为-43.9mV,包封率为92.6%,载药量为3.33%.兔体内药动学研究显示,IB-SLN可有效促进布洛芬的经皮吸收,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经皮给药后的AUC和Cmax分别为640.86ng·h/mL和65.94 ng/mL,分别是布洛芬凝胶剂的12.6倍和4.5倍.研究结果提示,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布洛芬经皮给药载体可有效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并可使药物缓慢平稳释放,其应用前景广泛.
2014年04期 v.27;No.99 26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龙波;迟爽;李新华;韩涛;李倩;赵振军;马家好;
为探讨大黄鱼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各主要消化器官进行了研究.胃前段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胃中后段粘膜上皮仅有柱状细胞,固有层含有发达的胃腺,胃腺上皮由Ⅰ型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粘膜形成发达的皱襞和绒毛,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胰腺为弥散性腺体.胃中后段粘膜柱状细胞呈现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胃前段粘膜粘液细胞及胃腺Ⅰ型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混合粘液,胃腺Ⅱ型细胞呈现强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粘膜粘液细胞分泌酸性粘液,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质膜和胞质还分别具有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呈现非特异性酯酶和弱蛋白酶活性,肝细胞还贮存糖原.
2014年04期 v.27;No.99 2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杨;张念武;徐惠忠;邱剑勋;赵相金;王硕;
针对海洋环境条件下铝合金点蚀比较严重问题,提出了基于空心阴极效应的离子氧化技术制备耐蚀保护层技术.在低频双极脉冲放电装置中进行铝合金氧化改性处理,温度控制在450~550℃范围内,氧化时间为3 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氧化层进行分析表征,实验表明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20~500 nm厚的致密光滑的氧化层(Al2O3).在3.5%NaCl溶液中对未处理和离子氧化样品进行浸泡腐蚀实验,经过浸泡20 d后,未处理样品受到严重腐蚀,而氧化样品表面无明显腐蚀现象.由此可见空心阴极放电辅助离子氧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耐点蚀性能.
2014年04期 v.27;No.99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苗彬;侯燕;
针对传统的基于再采样方法的粒子滤波算法存在的样本贫乏现象,提出采用蚁群优化的思想取代再采样步骤,通过有效模拟的蚂蚁觅食的生物特性,抑制样本贫乏现象,从而提高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处理目标快速运动、目标遮挡、交互等难题,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2014年04期 v.27;No.99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征;祝晓凤;
当数据的密度有变化时,密度聚类算法DBSCAN不能一次发现多种密度的簇结构,通常需要调整参数,而合适参数的确定比较困难.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密度聚类算法以识别精子图像,算法采用相同的参数完成对不同密度簇的发现.首先对原始数据图像采用初步的预处理技术,调用DBSCAN算法得到精子头部簇,然后对其余图像部分进行增强,以精子头部为核心点集合,再次调用DBSCAN算法得出密度可达的簇,从而完成精子图像的识别.实验证明对精子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效率、效果均优于传统密度聚类方法,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014年04期 v.27;No.99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翟世重;姜乃才;
以1,2,4-三-O-乙酰基-4-O-苄基-α/β-L艾杜糖醛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溴化、糖苷化、脱乙酰基和选择性乙酰化合成了甲基6-O-乙酰基-3-O-苄基-2-苄氧碳酰氨基-2-脱氧-4-O-(2-O-乙酰基-3-O-苄基-α-L-吡喃艾杜糖醛酸甲酯)-α-D-吡喃葡萄糖(FPS-1306),其中2个中间体为新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2014年04期 v.27;No.99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伍复胜;黄烨;
以冷空气过境前后的广州市污染物数据为基础,运用Shapiro-Wilk检验、Pearson积矩和Spearman秩等方法,探讨PM2.5、PM10、SO2、NO2、O3、CO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M2.5、PM10高浓度出现在8—9时和17—18时,低浓度出现在12—13时和0—1时.PM2.5和PM10相关性显著,PM2.5/PM10=0.62~0.83,冷空气对PM2.5和PM10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SO2浓度在7—8时出现峰值,3时出现谷值,良好的气象条件对S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NO2、CO高浓度出现在9时和19时,低浓度出现在15时和3时.冷空气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于CO浓度增大的异常情况,推断与广州以北地区燃烧生物质有关.O3浓度日变化呈现单峰特征,15时浓度最高,5时浓度最低,冷空气在夜间过境对O3浓度影响较小.O3与CO、NO2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光化学反应时间段O3/CO=0.06~0.12,O3/NO2=1~2.
2014年04期 v.27;No.99 288-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