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晓霞;孔祥志;王燕;
构造了一类有限域上向量空间加法群的凯莱图,它是对超立方体图的一种自然推广.证明了这类图是哈密尔顿连通和哈密尔顿可分解的、具有最大的点连通度而且既是超点也是超边连通的,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络模型.更进一步,在某些条件下证明了它还是一类Frobenius图,因此这类图比一般的凯莱图对称性更强.
2020年03期 v.33;No.122 253-255+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超;崔明月;
对于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一类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桥式吊车系统,本文主要研究了随机建模和轨迹跟踪问题.根据动静法和等效电路,将环境中的随机振动和电路中的热噪声合理地引入到系统中,从而建立随机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利用向量式的Backstepping的方法和将噪声分离出来的技术,设计了一个跟踪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是依概率噪声到状态稳定(NSS-P),跟踪误差的二阶矩可以通过调节参数达到任意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20年03期 v.33;No.122 25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昕宇;陶文卿;吕慧超;李秉钧;赵业;
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硫化物对刺参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物对刺参幼参的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397、3.769、3.001、2.678 mg/L,安全浓度(SC)为0.2678 mg/L.研究了在0 (对照组)、0.8(低浓度)、1.6 mg/L(高浓度)硫化物浓度下,暴露24 h、48 h、72 h、96 h时刺参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硫化物暴露下,低浓度硫化物处理组刺参幼参T-AOC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而高浓度硫化物处理组在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随时间不断下降,至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SOD和CAT活性均在硫化物暴露72 h内不断升高,至72 h,高、低浓度硫化物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72 h后变化不大.硫化物处理下高、低浓度组GSSG+GSH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为探索硫化物胁迫下刺参抗氧化防御机制提供基础参考.
2020年03期 v.33;No.122 264-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宇;贾冰晨;吴筱林;张东亮;褚晶;田晓芹;陈世华;郭善利;
NHX基因亚家族在植物响应盐胁迫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藜麦CqNHX基因家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基因组中存在10个CqNHX基因家族成员,基于系统发育进化树被分为3组,每组的基因结构及功能相似;部分CqNHX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且部分基因受到干旱和高温胁迫的调控.
2020年03期 v.33;No.122 270-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易洋;李桂秀;赵芯;王国良;
为探索南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以对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利奇菲尔德岛的不同地理位置的3份土壤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其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MetaPhlAn2、GraPhlAn等分析方法将测序数据精确定位至微生物中属或种的水平,鉴定共获得来自8门11纲20目27科35属38种的微生物序列.样本间微生物丰度差异较大,其中S14样本的优势菌属是颗粒菌属(Granulicella); S16样本的优势菌属是罗思河小杆菌属(Rhodanobacter); S22样本的优势菌种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研究结果对南极土壤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3期 v.33;No.122 276-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冰晨;王宇;张东亮;吴筱林;尹海波;陈世华;郭善利;
为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相关基因表达,提高结果的准确性,筛选出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至关重要.我们分别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程序分析了6个藜麦候选内参基因在NaCl胁迫下表达的稳定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藜麦盐胁迫相关基因P5CS1和CMO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在NaCl胁迫下ACT-1和TUB-6做为内参基因表达最稳定,为最佳内参基因;藜麦P5CS1基因表达水平上调6倍左右,CMO基因上调30~40倍.本研究为NaCl胁迫下藜麦基因表达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内参基因,并且对NaCl胁迫下P5CS1和CMO基因表达情况做出初步分析.
2020年03期 v.33;No.122 28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尹启琳;郭丁预;姜倩倩;张立培;陈磊;赵婧;宋建成;赵吉强;
以洛旱6号、洛旱2号、烟农1212、烟农19、连9916、石麦18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35%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叶绿素含量、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小麦抗旱育种的筛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PEG胁迫下,6个品种中洛旱6号叶片相对含水量最高,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最小;洛旱2号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最小,相对其他品种水势较对照组降幅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呈极显著提高.6个品种幼苗叶片F_v/F_m值、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_p)和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洛旱6号和洛旱2号相对其他4个品种降幅最小.对6个小麦品种的各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提取了2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并采用质心聚类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将6个小麦品种按抗旱能力分为3类.结果表明,6个供试小麦品种抗旱能力有所差别.在PEG胁迫下,洛旱6号的生长受抑制程度最小,光能利用率最高,膜透性受到的影响相对其他品种也较小,表现出对干旱胁迫较强的耐受能力.
2020年03期 v.33;No.122 28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刘哲;谭颖;赵伟;马铭宇;王梦欣;张全胜;
本研究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常春藤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特性,分析了NPQ动力学及光保护效率.结果表明,随光强增强,3种叶龄NPQ最大值(NPQmax)、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及与PSII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的比值[Y(NPQ)/Y(NO)]呈增加趋势,并且NPQ光保护组分增幅大于光抑制组分.成熟叶NPQ_(max)、光保护组分的量子产量、Y(NPQ)、Y(NPQ)/Y(NO)显著高于老叶和幼叶.相对于成熟叶,幼叶和老叶光抑制发生早,光保护效率低.DUAL-PAM-100 P515/535模块测量的跨膜质子梯度(ΔpH),高光下3种叶龄构建的Δp H均高于低光,成熟叶构建ΔpH能力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叶龄,意味着ΔpH在NPQ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常春藤NPQ效率随光强增强而增加,成熟叶光保护效率最高.此外,常春藤NPQ_(max)及保护NPQ (protective NPQ,p NPQ)均低于阳生植物,且光抑制发生早,意味着常春藤光保护效率低于阳生植物.
2020年03期 v.33;No.122 298-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美灵;黄亚楠;李敏敏;王艳芳;张潇文;张雷明;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参皂苷Rb1对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AIA大鼠腹腔注射给药Rb1,连续给药14 d,观察大鼠足肿胀、关节病理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通过体外实验检测Rb1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评估Rb1的抗炎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及RAW264.7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阐明Rb1抗RA作用机制.结果显示,Rb1显著减轻AIA大鼠足肿胀和关节破坏,降低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并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及IL-6水平.Western blot显示Rb1下调关节滑膜p-IκBα及p-p65的表达,上调RAW264.7细胞IκBα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Rb1对AIA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与抑制关节滑膜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2020年03期 v.33;No.122 307-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付洁;朱晓音;赵昕昱;田付港;于昕;
本研究旨在通过模拟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给药方式,评价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Rotigotine Extended-release Microspheres for Injection,Ro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神经元损伤的延缓作用.采用MPTP小鼠PD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RoMS组、左旋多巴与RoMS联合给药组,在给药期间进行行为学检测,给药结束后,分析各给药组对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 NOS、Cyt-C及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RoMS和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延长小鼠转棒、悬尾、强迫游泳时间,下调黑质中n NOS、Cyt-C的含量,增加TH神经元的表达.本研究说明,RoMS具有抗氧化应激,减轻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改善运动障碍的作用,并且在联用低剂量L-DOPA时,可同时发挥协同增效和神经保护作用.
2020年03期 v.33;No.122 314-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亚男;孙元平;唐庭志;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的方法,在95~150℃的生长温度下得到了氧化锌(ZnO)样品,扫描电镜(SEM)的结果表明,当生长温度从95℃变为150℃时,样品的结构从六方柱状结构颗粒变为小颗粒团聚成的球状结构.由X射线衍射结果可知,低温生长的样品为氧化锌,当生长温度升高后有其他杂质峰出现.由光致发光结果可知,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可见光发光的相对强度增强,这表明样品中的缺陷增多.95℃下生长样品的变功率的荧光光谱表明,随着入射光功率的增大,样品的带边发光峰从3.233 eV变化到3.014 eV,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可见光发光与带边发光强度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可见光的发光与带边发光有明显的竞争关系.
2020年03期 v.33;No.122 320-324+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培进;杜晓林;
复杂系统有多个输入、输出,输入、输出量之间一般存在耦合关系,对一些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难以建立数学模型,控制相对复杂.现有控制理论解决复杂系统控制问题,仍然存在不足.仿人思维控制是基于人控制思维和控制智慧的控制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在控制过程中能够实时挖掘控制经验与技巧.深度学习网络可以实现类似人脑边学习、边积累经验功能,将仿人思维控制机理与深度学习网络结合,提出仿人思维深度学习控制网络,用于解决复杂系统控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仿人思维深度学习控制网络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2020年03期 v.33;No.122 325-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琦;陈义保;柴永生;李岩;刘希宽;李林;刘宇航;
针对手术过程脑组织内部不可透视的问题,采用有限元的方法构建三维分层脑组织,并对刺激电极的移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显示丘脑底核的漂移大致为电极下移数据的一半,减小摩擦系数可以降低靶点漂移,但效果并不明显,得出电极的移位会造成丘脑底核的下移.产生靶点位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刺激电极对丘脑底核下层脑组织的挤压作用造成的.建立的三维脑组织-电极仿真模型可以为脑深部刺激术中或术后调整电极提供理论指导,实现电极更精准的定位,满足临床需求.
2020年03期 v.33;No.122 33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凯丽;杨红绢;窦云奇;郑文琦;董言治;
研究了基于PSD的远距离定位光靶标识别验证系统,利用系统的光学链路模型计算了系统的信噪比SNR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通信链路信噪比的空间分布图,讨论了给定距离上所需靶标的光学特性参数,为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给出了系统搭建框图和实测结果,为红外高速测控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0年03期 v.33;No.122 34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振宇;周新刚;张忠杰;曲祖功;
提出了一种新型开缝耗能组合剪力墙-带竖缝钢管束砼组合剪力墙.通过4片带竖缝钢管束砼组合剪力墙和1片不带竖缝钢管束砼组合剪力墙的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带竖缝钢管束砼组合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分析初始刚度、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性能,探讨不同竖缝高度、竖缝形式和竖缝数量等参数,对钢管束砼组合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管束砼组合剪力墙长度较长、剪跨比较小时,墙体剪切效应明显,其延性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在剪力墙中设置竖缝,可以降低剪切效应,减小墙体总变形中剪切变形所占比例,改变其破坏状态,提高其延性性能.设置竖缝降低剪切变形影响、提高延性的同时,也会降低墙体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但通过调整竖缝形式、竖缝高度和竖缝数量,可以在保证初始刚度、承载能力降低幅度较小的情况下,比较好地提高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
2020年03期 v.33;No.122 345-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伟涛;徐进;王少伟;
利用高压固结仪和梯度加载方法,对地面沉降地区的含水层砂土进行了室内蠕变试验,分别得到了多级荷载下应力-应变长期关系曲线与应力-应变等时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与弱透水层的黏性土一样,含水层砂性土也具有典型的蠕变特征,而且这种蠕变性与应力水平有关,在双对数坐标系中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反演和模型识别,获得了能够反映含水层砂土蠕变特性的最优黏弹性流变模型.
2020年03期 v.33;No.122 354-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